社交網絡近年來處于高速發展期,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投放廣告。那么,在社交網絡平臺上投放廣告效果究竟如何呢?市場調查機構Custora發布的最新報告給出了答案:與傳統郵件廣告相比,在Facebook、Twitter上投放廣告的效果并不明顯,而且這種趨勢短期內不會發生改變。
當前,如果某個品牌還未能在Facebook、Twitter等社交媒體建立自己的影響力或者在這些平臺上投放廣告,人們一定會認為該品牌不重視網絡營銷,其市場顧問也總會建議它們進入社交領域。
社交網絡時代已經來臨,但網絡廣告產業卻出現了一種“返古”跡象。據市場調查機構Custora發布的報告顯示,在線零售商通過郵件營銷吸引的新客戶占其總客戶數的7%,比四年前增長了4倍多,郵件廣告帶來的收益甚至超過了直接在網上投放廣告帶來的收益。報告指出,盡管Facebook在過去四年中成長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,月活躍用戶數達到6.87億,但其并未能成為主流的廣告投放渠道,通過在Facebook上投放廣告吸引過來的新客戶數也未能出現明顯增長。至于Twitter,其廣告效果就更加糟糕。
Custora分析師表示:“從當前的市場情況來看,‘有機搜索’是最流行的網絡營銷模式,其次是‘每次點擊成本’網絡廣告營銷。”
為完成這份報告,Custora在過去兩年中追蹤了86家在線零售商和7200萬名消費者的網絡使用數據,并重點關注了消費者的點擊來源(比如電子郵件、Twitter、Google等)、消費金額、所購買的商品、購買商品的渠道等。
根據調查結果顯示,通常情況下,從搜索結果頁面跳轉至零售商網站的消費者,其支出的費用比普通消費者多50%;而從郵件廣告跳轉過來的消費者,其支出的費用則比平均花費高11%。相反,從Facebook跳轉過來的消費者,其支出的費用只是達到平均水平;而從Twitter跳轉過來的消費者,其支出的費用比平均花費少了23%。
Custora首席數據分析師亞倫?古德曼(Aaron Goodman)表示:“我認為,Twitter在社交網絡領域干的不錯,但它并不是好的網絡營銷平臺,至少到目前為止,我們還沒有看到許多在Twitter上取得成功的營銷戰略。”
不同網絡營銷模式消費者跳轉至零售網站數據對比
古德曼指出,在Twitter上進行的營銷活動非常依賴于不確定的機率,比如用戶在刷新頁面時偶然出現的廣告(該廣告鏈接甚至可能轉瞬即逝)。相反,電子郵件的一些先天優勢卻讓其在網絡廣告領域脫穎而出。
他說:“當零售商知道了消費者的郵箱地址,這就說明了他們之間可能已經擁有了某種聯系。盡管郵件廣告非常泛濫,但其個性化的廣告內容卻明顯比Twitter的推文廣告更具優勢。”
對于有意在Facebook、Twitter等社交平臺投放廣告的企業來說,Custora的調查結果無疑會讓他們感到猶豫。不過,Custora在報告中指出,盡管在Facebook、Twitter等社交平臺投放廣告不能帶來直接的收益,但它們仍然是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有效渠道。與這兩大社交平臺相比,在Google上投放廣告的效果更加明顯,其不僅能帶來點擊率,還可以將點擊率轉換為消費。
古德曼表示,相比于Facebook、Twitter等新興社交媒體,Google已經在“搜索+銷售”的領域深耕了10年,因此,企業并不能忽略社交媒體的影響力,其在未來十年也有望成為一個舉足輕重的營銷渠道。